主管QQ:站内信联系

国内的机械行业还有希望吗?2023-12-06 05:34

  高考失利,填报志愿时没怎么上心,那会基本天天魔兽世界,处于一种失落和恍惚状态,估完分数后就把志愿填报的事交给了家父。家里给我选了机械专业,我想想我似乎对机械也是蛮感兴趣,毕竟之前一直比较关注各种军事装备,想着制造业也是国家之命脉所在,以后就业肯定也不会太差。一番闭门思考后就确认了志愿,从此入了机械之路。后面看来,这里是第一个教训,建议高考结束后考生自己研究研究各专业特征及差异,多打听,多收集相关资料,谨慎选择。家人往往因为年龄较大,接触信息较久且观念停滞在他们年轻那会,在帮忙填报志愿时很难把握住最新形势及动向而出纰漏。

  大二(2009年)时经常上网,有一次逛百度985、211贴吧,里面有人谈论专业选择问题,点进去看了看,发现大家一致推崇的基本都是IT和金融专业。我特地留意了一下机械专业的评论,不论是感性的一两句充满情绪类型的评论,还是理性诚恳的一大堆分析、自我经历描述类型的评论,看起来机械的就业等都与之前想象的存在很大差别,很多制造业行业的工作岗位面临着工作地点偏远,收入低,前途渺茫等问题。如当头一棒,我开始收集各个站点、各路人对机械专业的评价,发现上述问题确实客观存在。这次经历在我内心埋下了一颗种子,我开始思考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为什么制造业作为国家经济重心,作为国家综合实力重要影响因素,从业人员却如此凄惨。

  大二暑假,学院组织在校办工厂实习,第一次真真切切接触到制造业。记得第一天实习内容是锻造,第二天是焊接,接下来还有车床实习、铸造实习等内容。中午没地方午休同学们只能直接躺地上睡,如下图;女生背靠着油腻的机床打打盹。总体看,厂里工作环境糟糕、噪音大、女工几乎没有、收入低、福利保障差,前途也一片黯淡。

  大四第二学期,毕设老师组织去西安周边一家军工厂参观,这家厂的主要业务是维护空军的轰6和歼8飞机。本想着和飞机打交道,应该会好很多,但是实际的参观下来,总体感觉真不比上次在校办工厂好多少,且地处偏远,当地老年人居多,某种程度上还不如校办工厂。

  截至这个时候,我的认知是:“不是机械专业不行,是我的学校不够好,如果我去好点的学校的话,就业也就会好很多了”。抱着提升自己,脱离低端制造业的想法,进入了硕士阶段。现在看来,这时候应该尽早考虑综合搜集各层次制造业行业就业现状,如果真的让人无法接受的话就抓紧时间考研跨考到其他专业,尽早止损。

  硕士阶段去了一所211高校。为了以后在机械行业发展顺利,硕士阶段用了两年时间学习了600课时德语。为了具备竞争力,积极参与到导师的项目中,积极写专利、发论文。

  记得有一次去鄂尔多斯达拉特旗的一个野外标段参加项目,标段上房间不够,负责人遂将我和同门安排与一个压路机司机师傅同住。一切安排完,等我们入住后发生了两件我这辈子也忘不掉的事情。我们住的活动板房里苍蝇蚊虫特别多,晚上围绕着房顶的灯泡转着圈飞,只见司机师傅双手拿起他的两只拖鞋,在灯泡周围一拍,竟然真的打死了一堆蚊虫,蚊虫落地,和地上的烟盒、灰尘等混在一起。当时真不知道该夸赞师傅技术精湛还是感慨蚊虫多。第二天起床,发现司机师傅在地上找烟盒,拿起一个烟盒后将其中的锡纸抽出,坐在床沿,从右裤兜掏出一个玻璃小瓶,小瓶内都是白色的固体块状物。司机师傅慢慢拿出几块,磨成粉末状,放在锡纸上,卷好纸卷,掏出打火机。随着打火机的火焰在锡纸下左右游走,一缕缕烟随着纸卷进入了司机师傅鼻腔。我赶紧叫醒同门离开房间,一整天都没再回去过,我们往外走的时候,司机师傅还招呼我们和他一起吸。这次出差只持续了一天,当天我们就返回西安了。后来经过调查,司机师傅吸的应该是安钠咖,这种毒品在内蒙、陕北、山西部分地区非常泛滥。

  毕竟以后工作不会去这种地方,所以这次经历也没怎么当一回事。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又到了就业季,经过几个月找工作,发现身边同学找到工作的薪水普遍只有隔壁双非院校IT专业毕业生的一半左右,而且IT就业在大都市繁华商圈,而我们就业在小城市的远郊。说实话,心态有点崩,我继续傻呵呵地安慰自己,如果我把学历再刷高一点,去更好的学校,现状肯定会有所改变。于是,经过半年早8:30到晚8:30,周六日基本无休的备考,进入了博士阶段。

  博士阶段来到了西安某985院校,机械工程专业全国排名靠前。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做项目、参加会议、与合作厂商沟通(细节中有不少内容涉密,不再展开详谈),终于找到了我最初那个疑问”为什么制造业作为国家经济重心,作为国家综合实力重要影响因素,从业人员却如此凄惨?“的答案:

  1)制造业边际成本较高;2)制造业不善于利用资金杠杆;3)制造业的绝大部分开支用于固定资产,人员薪资开支只占小头,从业人员薪资肯定不会太高;4)制造业链条长,完成一个任务往往需要多人配合,蛋糕小人多,且在合作过程中功劳大小难以准确量化,所以普遍成了类大锅饭的低效模式;5)制造业属于传统行业,对于国家固然重要,但是由于过度竞争,大家都是薄利甚至有时候亏钱营销状态,很难有高额利润。

  应该是16年暑假,有幸认识一位德国拜耳(驻上海)的HR姐姐,麻烦她向她的同事们打听了一下985院校机械专业去德国拜耳的薪资待遇。过了几天,她打电话告诉我,她自己也非常吃惊,相信大家也会非常吃惊,薪资标准是:月薪约7000元。国内机械工程顶尖高校博士去外企的薪资已经可以和大专转行培训半年Java的程序员相提并论,这个真的很酷炫。这次经历无异于在我的“机械情怀”之心上狠狠地捅了一刀,坚定了一定要转行的决心。

  1.大多数人刚进入机械专业时,应该是心存大抱负的,想着要为国家的制造业升级、航空航天事业腾飞做出贡献。可慢慢的,随着对制造业现状的了解,明白了这些事情谈何容易,很多人一生研究轴承、密封,研究到头其贡献对于制造业升级也不过沧海一粟,于是一种无力感逐渐产生。2.情怀慢慢变淡,工作几年,也差不多到了结婚的年纪,很多女孩没房没车不嫁,没有高额彩礼不嫁;机械男对国家,对制造业讲情怀,但这个时候女孩们对机械男只讲原则,蓦然发现原来情怀在面对现实矛盾时是多么一文不值的东西。3.高中大学时代的玩伴、和自己学习、各项能力差不多的同学在选择正确行业后收入比自己高得多,甚至是2-3倍,我想这时候是个人都会对自己的选择产生疑问吧。4.低端机械男在厂里当厂狗,一不小心就能拿到工伤赔偿。好点的机械男在小设计院里做画图狗,一顿加班多如狗、一顿CAD、SW、PROE操作猛如虎,一看工资五千五,加班时间差不多的情况下薪水正好是转行到IT的朋友的一半。看着自己尚且健在的双手,看着自己熬夜赶工而红肿的眼,这一切真的值得?

  总结一下,随着从学校走出来,机械男的机械情怀逐渐消磨殆尽,同时意识到自己工作高危、高压、低薪、无前途的现实时,每个机械男都会萌生转行的冲动。黄河涛涛,历经九曲方能一泄入海,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于是,一些机械男终结了维持十几年的情怀,投入到 IT、金融大军中。

  某种意义上,一些低收入行业从业人员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转行恰好是高收入行业人员高收入的重要保障。祝打定主意转行的各位转行顺利,祝仍然坚守在制造业的各位工作顺心,祝中国制造业早日升级转型成功。

  1.从经济学角度看,薪资表现了市场经济下社会对一个行业、工种的认可程度、需要程度,通过薪资来选择从事行业不仅有利于自己,也有益于社会发展。

  2.按照统计年鉴05-18年数据(按行业分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及金融业是收入最高的两个行业,两个行业相互角逐第一,各有输赢。从这个数据看,这两个行业应该可以继续维持领跑优势很多年。我个人认为,道听途说的所谓“人才饱和论”、“朝阳产业迟早变夕阳论”等理论都不如05-18年的数据说服力强。

  17年北京、上海等城市制造业、IT、金融业平均收入(红线.IT和金融相比,IT最大好处是门槛相对较低。金融说的极端点非清北复交出身都是二流、三流人才,出身普通点的一不小心就成了万年“桂圆”。所以在这两个专业中挑选的话,个人认为如果要冲刺名校,IT、金融皆可考虑,反之,IT更好点。

  4.个人兴趣及职业规划也很重要。如果想进研究所,想搞科研,或者保有深刻情怀想要为国家的制造业做出贡献等,可以继续学机械,进机械名校是不错的(传统工科的科研项目资助金额较大,申请难度也相对较低,比较适合做科研);如果只是个凡夫俗子想多挣点钱,日子过得舒服点则参照第1-3点。

  这两天通过私信、评论发现一些寄希望于“越老越吃香”、“国家重视机械行业,行业很快就会崛起”、“行业轮动,今天IT、金融好,过几年不一定能继续好下去”、““IT、金融等行业加班严重,IT是青春饭,到了35岁多了都得转行“”的朋友。以前针对这些问题也思考过多年,现在简要谈谈自己的一些经历及想法。

  这两年,发现了一个规律,但凡是CCTV天天倡导着的,尤其是春晚中的各种模范所属行业,多少都是比较“坑”的。毕竟,好行业、好归宿自然有大批人挤破脑袋往里冲,不需要情怀、信仰的加成。这么多年来,从来没听到过CCTV赞美IT及金融行业,也没听到过什么IT精神、金融精神,从来没有将这两个行业升华到高尚、无私、伟大的层面。所以,某种程度上,越是主流媒体倡导的,我们就更要擦亮眼睛冷静思考。

  4.“IT、金融等行业加班严重,IT是青春饭,到了35岁多了都得转行“

  因为我们获取信息往往受限于自己身边的情况,且存在幸存者偏差等问题,有时候会存在较大误差。为了分析各行业的加班严重情况,参考依据了《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及《中国统计年鉴》而制备的“2016年各行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图及“各行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加班时间”图。从图中可见,IT与金融行业的周平均工作时长及加班时间实际上是远低于平均数据的。因此,“IT、金融等行业加班严重”这个论点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至于IT是否真的是青春饭方面,根据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两位学者的统计结果显示,一个人的编程能力在50岁时达到顶峰并在50岁之后逐渐下降。况且在欧美的一些大型IT企业中,50多岁的程序员并不少见。由此可见,IT或许并不真的是青春饭。我国IT行业较新,年龄较大的从业人员比例相对较少,但不能以此为依据推出所谓“IT是青春饭”这样的结论。很多人都认可学精一门技术,可以当作铁饭碗,更有所谓俗语“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当一个行业从业者随着时间的积累可以不断精进自己的技术,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的话,可以形成一种循环,从业者的能力可以逐渐提高,IT正是这样的行业。

  有些低收入行业从业者看到程序员抱怨工作时间长,行业前沿东西难学等,就洋洋得意地评论IT产业为“青春饭”。这是一种阿Q式的“精神制胜法”,可以缓解自己焦虑不安的心情,但是对于自己人生的进步没有丝毫帮助。

  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从业者的薪酬都是由供需决定的。行业薪酬实际上反映了市场对该行业的一个需求情况。当一个行业薪酬降低时,说明市场对其需求下降或者说供应有些过量,该行业从业者转到其他相对高薪行业实际上一方面可以改善这种市场不均衡,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从低收入行业转行到较高收入行业不应该有道德负担。

  另外,消防员、解放军、教师收入并不低且有国家的强力保障,而且这些行业也都确确实实的是伟大光荣的。网红的话,挣大钱的比例非常少,一将成名万骨灰,整个直播行业的平均薪酬相信不会太高。做鸭、墨西哥什么的都涉嫌违法、违背道德,不在讨论之列。

  希望大家能够做到对自己负责,负责地亲自调查当前所属细分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负责地搜集网上关于转行的各种主流观点;负责地分析转行的可行性;负责地认清自己能力、性格特点等自我因素。而不是一有问题就抛出来,试图不通过任何思考和努力就得到一个完美答案。首先,每个人的情况差异颇大,没有适用于所有人都可行的一条解决之道;另一方面,只有自己是最可靠的,随意问一问就得到的答案不知道提问者自己有没有把握按其严格执行;最后,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各种信息、观点唾手可得,如果仍然浑浑噩噩,不知自己有什么路可走,反复踟蹰纠结的人,不如踏踏实实留在原行业,这种人即使转了,也无力面对之后需要面对的种种挑战(转行穷三年,其中各种辛酸确实是存在的)。

  现在除了计算机专业一骑绝尘之外,大部分理工类专业的就业前景和上升通道都很一般。即使在技术类企业里,工程技术人员的地位和收入也处于下游。本人在非垄断技术型国企,企业机关里搞政工,调度,人力,财务,市场的都比我们这些一线研发的拿得多,平时还更轻松。听在电网的同学说,他们那里也是如此,一线的人加班加点,不如搞党群的同志写写材料开开会。反正工作以来,我的见闻是现在的国企里,越往一线,越忙越累,收入还越低。而往往,一线的人都是理工类背景的。当然机关搞管理的很多也是理工专业出身,但他们毕竟已经脱离一线,不再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了。而在私企,即使像华为,bat这种国民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的待遇可能与人力财务法务采购销售等相比也并不占优。

  而对于法律金融管理这些专业,即使起薪不高,但行业天花板高,成长性好,干得好的话若干年之后收入会有大的跃升。我的一点感触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随着时间积累,工作带来的人脉、信息这些资本越来越多,能产生的价值也越来越大;而技术是和设备和机器打交道,如果某一天技术更新换代了,你所熟悉的那一套东西所拥有的价值将大打折扣。

  另外就要说说公务员这个比较容易引起社会敏感性的话题,因为公务员的招录存在明显的理工科歧视。刚毕业的时候,我还很鄙视公务员这个职业,觉得公务员嘛,没什么技术含量,谁都能干,自己学了这么多年,学了这么多东西,一定要学以致用,做点实实在在的东西出来,这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然而现实却给我响亮的一耳光。当年一些考了普通二本三本的同学,学的最受鄙视(当年来看)的法律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等文科专业,由于不好找工作(西北某省会城市,就业机会少),很多都考了公务员,结果现在他们收入都不低,工作也比较清闲。一个在法院的同学说他们九点上班,除去吃饭,午休,一天线个小时......另外很多政府单位都有集资房,团购房,经适房各种分房福利。本人从一个还算比较可以的学校硕士毕业,现在在一线搞研发,平均下班时间晚上十点,周末至少加班一天,收入和公务员同学们基本持平,但考虑到投入产出比,他们甩我两条街不止。现在由于工作压力大,加班多,我也在考虑要不要考个公务员,从事这个我曾经鄙视,但现实告诉我性价比很高的职业,结果一查招考信息,特么我这专业人家根本就不招,要报只能报那些三不限的岗位,和经济法律财会管理这些专业一比,岗位少,竞争大,难度直接上升一个数量级...后来我想通了,国家就是要让我们这帮搞理工的安安心心的搞技术,公务员的岗位是用来给不好就业的文科类同学准备的 ......

  目前中国大环境对工程技术类人员很不友好,这有社会发展和变迁的原因。想想几十年前,领导人的子女很多都学的理工科,领导人自己也是理工科出身;现在,领导人基本清一色文科出生,他们的子女学机械工程的应该极少吧?毕竟,中国已经已经过了大规模发展国防,发展工业,发展制造业的时代了,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了资本时代,技术人员储备充足,工业基础完善,如果不是基础性技术难题,只要资金到位,研发上基本不存在什么问题。因此,技术已不是主要因素,技术人员的地位自然下降。

  目前国内这种情况轻视技术(也许重视,但只在口号上,文件上)的现象并没有产生多大后果,给人的感觉反而是中国科技仍在突飞猛进,超欧赶美,那是因为当前还有一波70,80,90后的技术人口红利,毕竟这批人当年填志愿的时候,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还是有人信的。但持续下去,再过二十年,当如今这一批工程师或技术人员的子女选择职业的时候,他们会阻止子女选择理工专业,到时恐怕一些情况严重的行业会出现人才断层,那时轻视技术带来的后果才会显现出来。

  如果,哪天我们也不搞机械了,希望........我们能过得比搞机械好一点!

  不代表技术上就多顶尖,只能说平均水平以上。关键点在于,大家做的机器手,用的是什么?从哪儿买的?没错,核心零部件——微型电动推杆(微型直线伺服驱动器),我们给做出来了:

  ,小创业公司,雪上加霜!自己生产能生产几个?到现在产品供不应求,高兴不起来,生产一直上不去。

  如果,哪天我们也不搞机械了,希望........我们能过得比搞机械好一点!

  手的精度是0.2mm,是驱动器的精度0.02mm,大家别再抬杠了,抬杠抬得不在点上。另外还有很多杠精说你们的行业要求精度是0.002mm,说实话,那真不算什么,有很多行业要求精度是0.000002mm的,问题是,那不是驱动器,我说的是我们的直线驱动器,如果你们有比这更高的,拿出来更有说服力,别拿别的和驱动器比!!!2,手的推拉力70N,我说的7KG。

  拜托,我说70N,有多少非机械行业的人能看懂?另外你说我们的工作推拉力不可能70N,你试过?你测过?请你不要恶意中伤好吧,有问题可以讨论。事实上,我们的推拉力能达到100N,为什么我说70N,我们只说一个保守的参数,求杠精别卖弄无知。你要是不服,别打口水仗,敢买一个不??你不敢,没种吧?

  退休后反而拿到了五千,因为退休金是国家发了,厂里乐得甩锅,我爸退休后被各种私企请去技术顾问,开出的工资至少都是上万的,再说一遍,央企真黑心,过节老专家慰问费开了300还抠抠嗖嗖下不来,让我爸来回跑了七次,让我说干脆别要了,我爸还说,发了为啥不要?应得的。我只好无语,时间成本啥的,讲也讲不通。